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國家文物局負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評定管理工作,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立項,考古遺址公園符合若干條件且已初具規模后再開展評定工作。評定合格者,由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稱號,并向社會公布。
自2010年至今共公布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分別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0年,12處)、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3年,12處)和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2017年,12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共計36處。
表1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共三批)
行政區
|
名稱
|
公布
批次
|
國保
批次
|
時代
|
地理位置
|
其它
|
世界文化遺產
|
5A
景區
|
北京
|
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一批
|
舊石器時代
|
北京市房山區
|
√
|
|
圓明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三批
|
清
|
北京海淀區
|
|
√
|
河北
|
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五批
|
元
|
張北縣饅頭營鄉
|
|
|
遼寧
|
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三批
|
新時期時代
|
朝陽市凌源市
|
|
|
吉林
|
集安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二批
|
高句麗
|
通化市集安市
|
√
|
√
|
渤海中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四批
|
渤海
|
和龍市西城鎮
|
|
|
黑龍江
|
渤海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一批
|
渤海
|
寧安縣東京城鎮
|
|
|
山東
|
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一批
|
周至漢
|
曲阜縣
|
|
|
京杭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六批
|
春秋-清
|
汶上縣南旺鎮
|
√
|
|
城子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一批
|
新石器時代
|
濟南市章丘區
|
|
|
江蘇
|
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六批
|
周
|
無錫市
|
|
|
安徽
|
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二批
|
明
|
滁州市鳳陽縣
|
|
|
浙江
|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四批
|
新石器時代
|
杭州市余杭區、湖州市德清縣
|
√
|
|
大窯龍泉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三批
|
宋至明
|
龍泉縣小梅鎮、查田鎮
|
|
|
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三批
|
東漢至宋
|
慈溪縣橋頭鎮、匡堰鎮
|
|
|
江西
|
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六批
|
明至清
|
景德鎮市
|
√
|
|
吉州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五批
|
宋、元
|
吉安縣永和鎮
|
|
|
福建
|
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五批
|
舊石器時代
|
三明市巖前鎮
|
|
|
河南
|
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一批
|
殷
|
安陽市殷都區
|
√
|
√
|
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三批
|
隋唐
|
洛陽市老城區
|
√
|
|
漢魏洛陽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一批
|
東漢至北魏
|
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
|
√
|
|
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一批
|
東周
|
新鄭市
|
|
|
湖北
|
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七批
|
春秋戰國
|
荊州市川店鎮
|
|
|
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三批
|
商
|
武漢市黃陂區
|
|
|
湖南
|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三批
|
唐至宋
|
長沙市望城區
|
|
|
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四批
|
新石器時代
|
澧縣車溪鄉
|
|
|
四川
|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三批
|
商周
|
廣漢市
|
|
|
金沙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六批
|
商至周
|
成都市
|
|
|
重慶
|
釣魚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四批
|
宋、元
|
合川市
|
|
|
廣西
|
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五批
|
新石器時代
|
桂林市
|
|
|
陜西
|
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五批
|
西漢
|
咸陽市渭城區
|
|
|
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一批
|
秦
|
臨潼區
|
√
|
√
|
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1
|
第一批
|
唐
|
西安市
|
√
|
√
|
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一批
|
西漢
|
西安市
|
√
|
|
寧夏
|
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3
|
第三批
|
西夏
|
銀川市
|
|
|
新疆
|
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2
|
第三批
|
唐代
|
吉木薩爾縣北庭鄉
|
|
|
(除以上公布的名單外,還有全國三批(67處)考古遺址公園進入立項名單。)

圖一 各批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分布情況

圖二 各批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分布變化
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要集中在文物大省河南、浙江、山西和四川,第二批有新增河北、寧夏、湖南、福建、浙江,開始向西北、東南發散,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分布范圍更廣,西北至西藏,東北至黑龍江、西南至廣西。

圖三 各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數量統計圖

圖四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各省數量統計
根據以上統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基本分布于華北、華中。陜西省與河南省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數量并列第一,各有4處;山東省、浙江省次之,各有3處。

圖5 世界文化遺產、5A景區分布圖
根據以上統計,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有11處為世界文化遺產,5處為5A景區。
小結:
根據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統計,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前三為浙江、河南、四川。作為文物大省的陜西,其古遺址是最多,為23453處,占其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的47.8%。從目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分布和數量來看,本身除了與歷史文化遺產的資源分布相關外,在遺址公園的建設、運營與管理中,由于地理區位的差異性,考古遺址公園的數量、其定位、利用策略、展示目標與方式等都有所不同。目前,遺址公園的建設,成為我國考古遺址保護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與建設中,如何結合區位優勢與資源條件充分發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社會功能,為文物保護、文化傳承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生機活力,展現出其生命力,是值得我們去研究與思考的重要問題。 |